字源解说
盧,甲骨文(虍,即“虎”,猛兽)
(鬲,三足锅),表示用鬲锅熬煮虎骨。有的甲骨文
(像多齿的大口,借代野兽的头部)
(皿,容器),表示熬煮兽头。金文
将两款甲骨文的字形合并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鬲”
(鬲锅)写成
;将兽角
写成
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皿”
写成
。
籀文突出虎头“虍”
,省去兽角
,并误将鬲锅“鬲”
省略成
。篆文
误将籀文字形中本该为“鬲”的
写成“由”
。造字本义:名词,熬煮兽骨的炉子。隶化后楷书“盧”
则误将篆文字形中的“由”
写成“田”
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虍”
写成
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皿”
写成
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的简体楷书“卢”,利用草书字形
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虍”
简写成“卢”
。
字形演变
商 · 殷墟甲骨文
商 · 殷墟甲骨文
商 · 殷墟甲骨文
唐 · 颜真卿 · 颜勤礼碑
元 · 赵孟頫 · 仇锷墓志铭
唐 · 颜真卿 · 颜家庙碑
唐 · 颜真卿 · 刘中使帖
明 · 唐寅 · 落花诗册
唐 · 杨凝式 · 庐鸿草堂十志图跋
唐 · 杨凝式 · 庐鸿草堂十志图跋
唐 · 怀素 · 自叙帖
唐 · 怀素 · 自叙帖
元 · 邓文原 · 急就章